新闻中心
在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的年纪,七十岁的陈德昌却手握剑柄,目光如炬地站在击剑馆中央,金属剑尖在灯光下闪烁,与他银白的发丝交相辉映,每周五天,他都会出现在这家位于城市东部的击剑俱乐部,穿着标准的防护服,与年龄只有他三分之一的对手们切磋技艺。
"我的目标是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。"陈老的话简单而坚定,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。
银发剑客的晨间仪式
清晨五点半,当城市还在沉睡,陈德昌已经开始了他的日常准备,一杯温水,十分钟的冥想,然后是四十分钟的柔韧性训练,这些仪式般的准备活动不是医生建议的养生之道,而是一位运动员为高强度训练做的热身。
六点四十分,他准时走出家门,背着装有击剑装备的背包前往俱乐部,这套装备他已经使用了十二年——自从五十八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击剑运动以来。
"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击剑,而不是更'适合'老年人的活动,比如太极或者门球。"陈老在训练间隙笑着说,"击剑不仅仅是运动,它是一种对话,一种不需要言语的智力交流。"
偶然的邂逅,终身的 passion
陈德昌与击剑的结缘纯属偶然,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他在电视上观看了男子花剑比赛,那一刻被运动员们优雅而迅猛的动作深深吸引。
"那不像是在格斗,更像是在下棋,只不过棋子是人,棋盘是剑道。"他回忆道。
比赛结束后,陈德昌开始寻找学习击剑的地方,当时已经退休的他原本以为这会是个简单的愿望,却接连被多家俱乐部婉拒,教练们担心年近六旬的学员无法承受击剑的运动强度,更担心安全问题。
一家小型俱乐部愿意给他机会,条件是签署一份详尽的风险告知书并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,检查结果令人惊讶——陈德昌的心肺功能相当于四十岁的成年人,骨密度也远超同龄人,医生将这一切归功于他长期坚持的游泳习惯和健康饮食。
不被看好的起步
初学击剑的前两年对陈德昌来说充满挑战,身体反应速度不如年轻人,体力也有限,许多年轻学员都能轻松完成的动作,他需要反复练习数十次。
"我曾经连续三周每天练习前进后退步伐,就为了让脚步变得轻盈。"陈老说,"教练告诉我,击剑是'身体象棋',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完美结合。"
他的坚持开始带来回报,学习击剑的第三年,陈德昌参加了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,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铜牌,这个成绩激励了他,也改变了俱乐部教练的看法。
主教练张斌回忆道:"陈老改变了我们对年龄的认知,他证明击剑不仅仅是一项年轻人的运动,现在我们的俱乐部有整整一个班的老年学员,都是受他的影响。"
科学训练打破年龄界限
为了应对高强度训练,陈德昌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支持团队,包括体能教练、营养师和理疗师,他的训练计划经过精心设计,既保证效果又避免受伤。
"年龄不是限制,只是需要不同的方法。"他的体能教练解释说,"陈老的训练更注重技术精度和战术思维,而不是纯粹的力量和速度,他的经验往往是优势,能预判对手的动作。"
科学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,2024年德国体育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击剑运动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,延缓大脑衰老进程,研究人员甚至建议将击剑作为老年健身项目的推荐选择。
陈德昌的日常训练包括:
- 每天两小时的实际击剑练习
- 一小时的专项体能训练(重点加强腿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)
- 半小时的视频分析(研究对手比赛录像和自己的技术动作)
- 心理训练和战术学习
家庭的支持与担忧
陈德昌的击剑之路并非没有阻力,最大的担忧来自家人,女儿陈薇最初强烈反对父亲从事这项"危险"的运动。
"我担心他受伤,毕竟年事已高。"陈薇坦言,"但看到击剑给他带来的活力和快乐,我逐渐改变了看法,现在我和儿子经常来看他比赛,甚至开始学习击剑基础知识,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世界。"
陈老的老伴王美玲则是从一开始就支持他的决定:"退休后很多人失去生活重心,变得消沉,击剑让德昌保持了目标和激情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"
逐梦世锦赛的征途
世界击剑锦标赛对参赛选手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,但通常需要通过在国家级比赛中的优异表现获得资格,陈德昌的计划是在明年全国锦标赛中进入前三,从而获得世锦赛的参赛机会。
这一目标看似遥不可及——他需要击败许多年轻的专业选手,但击剑圈内人士并不认为这是天方夜谭。
"击剑不同于其他运动,经验和策略常常能战胜纯粹的身体素质。"前国家队教练李明浩表示,"陈德昌的技术非常纯熟,如果他能够保持竞技状态,并非没有机会。"
中国击剑协会近年来也在推动击剑运动的年龄多元化发展,2023年,协会首次组织了全国老年击剑训练营,并考虑在未来设立老年组别的国家级赛事。
"陈老先生这样的运动员是我们推广击剑运动的最好代言人。"协会副秘书长刘颖说,"他证明了击剑是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。"
银发浪潮中的击剑热
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中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寻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,击剑运动因其兼具身体锻炼和智力挑战的特点,正在银发群体中悄然流行。
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孙卫国认为:"传统的老年运动往往侧重于养生保健,而像击剑这样的竞技性运动满足了老年人对挑战自我、追求成就的精神需求,这是老年人体育发展的新方向。"
根据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数据,过去五年间,参与击剑运动的老年人数量增加了三倍以上,全国专门面向中老年的击剑俱乐部已超过二十家。
年龄只是数字
陈德昌的故事超越了体育本身,挑战了社会对年龄和能力的刻板印象,在他看来,年龄不是放弃追求的理由,而是积累经验的优势。
"每次比赛前,对手看到我的白发都会放松警惕。"陈老狡黠地笑道,"直到比赛开始后他们才发现,这颗白头里藏着多少年的经验。"
他并不否认年龄带来的挑战,但选择专注于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:"是的,我的恢复时间比年轻人长,体力也不如他们,但我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分配体力,如何读懂对手的意图,这些都是在岁月中积累的能力。"
对于同样想要挑战自我的同龄人,陈德昌的建议是:"找到你的激情,然后一步步向前,不要被数字定义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,每一步进步,无论多小,都值得庆祝。"
未来的剑道
随着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的临近,陈德昌的训练更加刻苦,他的日程表上增加了更多的技术训练和模拟比赛,尽管前路艰难,但他从未考虑过放弃。
"即使最终没能获得世锦赛的资格,这个过程本身已经给了我无数宝贵的东西。"陈老说这话时,刚刚结束一场与青年选手的练习赛,虽然落败,但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。
俱乐部里的年轻运动员们早已不再把他看作一位奇怪的老人,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运动员和智者,十九岁的省队队员刘涛说:"和陈老比赛总能学到东西,他可能速度不如我们,但他的战术思维令人惊叹,他证明了击剑是一项可以从事一生的运动。"
窗外阳光正好,洒在剑道上,陈德昌调整面罩,再次举起剑,金属剑身划破空气,发出清脆的声响,在这一刻,没有什么古稀之年,只有一名剑客与他的剑,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。
在这个对老年人期望日益多元化的时代,陈德昌用手中的剑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天地,也为无数人重新定义了"老年"的含义,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:追求梦想永远不会太晚,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向前,无论年龄几何。